以太坊 L1 為 DeFi 而生?Uniswap 創辦人潑冷水:乾脆直接用 Solana!
圍繞著以太坊(Ethereum)長期擴展戰略的討論,在加密社群中再度掀起熱議。Uniswap Labs 執行長 Hayden Adams,昨日在社群平台上就「以太坊 Layer 1 是否應繼續承載 DeFi 應用」展開了公開討論,反映出以太坊社群內部對於擴展路線的深層歧見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- 誰為 DeFi 而生?
- Solana 更適合充當 DeFi L1
- 模糊不清的戰略
誰為 DeFi 而生?
這場討論源自 Bankless 共同創辦人 David Hoffman 對 Unichain 推文的回應。Unichain 表示「Unichain 是為 DeFi 而生」,對此,David Hoffman 轉發並附註:「以太坊 L1 是為 DeFi 而生」,明確指出他認為以太坊的基礎層仍應承載核心去中心化金融應用。
這個立場,違背了以太坊基金會長期以來以 L2 擴展為核心的技術路線,也立即引來 Uniswap 創辦人 Hayden Adams 的公開反駁。
Solana 更適合充當 DeFi L1
Hayden Adams 在 回應 中直言,如果目標是要在 Layer 1 上執行 DeFi,Solana 比以太坊更具優勢,因為它有更清晰的 roadmap(技術藍圖)、更一致的團隊與更專注的垂直擴展策略。他進一步強調,以太坊已經投入超過五年,推動以 L2 為主體的橫向擴展策略,如今接近完成階段,但 David Hoffman 現在卻想要在最後關頭全盤推翻。
對此,加密社群人士 Siobhán 也加入討論,她認為 L1 與 L2 的發展並非非黑即白。她指出以太坊在過去幾年對 L2 的投入已經展現出眾成果,如今也該在 roadmap 裡適度地重視 L1 的發展。
模糊不清的戰略
對此,Hayden 補充說明自己其實也支持提升 L1 的擴展能力,因為以 L2 擴展為核心的技術路線其實也需要 L1 的升級來支撐。但他反對的是模糊不清的戰略表態:
「嘴上說支持 L2,但實際又把所有應用放回 L1,最後導致策略模糊不清,甚至每個月變一次方向。」
他批評這種「想什麼都做一點」的做法,恐怕比不做選擇更糟。
免責聲明: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,與本平台無關。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。
您也可能喜歡
Bitget 更新了 2025 年 4 月的儲備證明
美國現貨比特幣ETF錄得4.42億美元淨流入,顯示BTC價格有韌性
快速摘要 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在週四錄得4.42億美元的淨流入,標誌著連續第五天的正流入。比特幣在過去24小時上漲1.3%,發稿時交易價格為93,687美元。

DARKUSDT 現已上架合約交易和交易BOT
南韓主要右翼政黨推動促進加密行業的新法律:報告
簡要說明 南韓的國民力量黨宣布將推動立法一項新法案,旨在促進本地加密產業。該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也在放寬此前對加密資產行業的嚴格監管。

加密貨幣價格
更多








